教學觀察與回饋是赴教學現場對教學者課室教學的直接觀察,客觀記錄教學的教學現況,包含教與學及師生互動的內容,然後透過回饋會談,肯定和改善教學者教學表現,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以及提升學生學習成效的歷程。 (張德銳, 1991,2010; 陳美玉, 1998; 魏韶勤與張德銳, 2006; 鄧美珠, 2017; O’Leary, 2014; Herbert, 2020)。進行教學觀察與回饋的目的分別為:(1) 提供教師教學現況的客觀回饋、(2) 肯定教師的教學成就和表現、(3) 協助教師診斷和解決教學問題、(4) 協助教師發展專業成長的正向態度及 (5) 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張德銳, 2022, 發展性教學視導之研究,高等教育出版,51-52)。
本中心於 111 學年開始提供本校教師教學觀察與回饋之服務,提供一對一的諮詢活動。期待透過相關機制瞭解教師於教學現場的困難及挑戰,協助分析教學者的教學設計的成效,並依教學者的需求及期待提供多元的教學活動的建議。觀課的焦點將聚焦於一節課或一個單元的教學活動設計,例如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學習評量及學生既往的學習經驗等。中心亦透過本機制收集成效良好的教學活動,分析及統整其適用情形後,分享及回饋給其他教學者,形成教學正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