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Page

教師觀課服務

Before we get started… 想先請教您幾個問題…

☑ 您需要實際從事教學活動嗎?
☑ 您初次擔任教師嗎?
☑ 您
過去教學過程中遇到問題希望藉由教學觀察調整課程嗎?

若您問題為「是」,恭喜您,您找到最適合您的服務了。

為促進教師間同儕教學觀察與交流,本中心逐學期邀請不同教學風格的教師開放課程供同儕教師前往觀摩,提供新進教師及有意調整教學型態的教師申請 (並開放本校對教學有興趣的職員申請)。

112-1 學期觀課課程申請
(本業務配合新進教師基石方案,推出 BOPPPS 示範課程觀摩)

何謂觀課服務?

運用教學觀察精神,有系統地蒐集教學實務現場資訊。觀察模式是單向學習,觀察者進入教學實務現場觀察教學場域的教學常態。透過此法幫助觀察者教學成長,反思自身教學現況,改進課程品質。「分享」、「互助」及「學習」是臺大教學發展中心「教師觀課服務」核心的精神。

開放課程特色

本中心邀請具有教學特色及熱忱之教師,或採用創新教學方法、將數位科技融入教學之教師開放部分課程供申請教師前往觀摩。以學生學習為中心,請開課教師分享課程目標;並依教學模式,分享其教學特色。開放課程資訊及課表:臺大觀課服務-校園藏寶地圖

國立臺灣大學聯盟觀課服務合作

「國立臺灣大學聯盟」包含臺灣大學、臺灣師範大學及臺灣科技大學,共同設計三校觀課服務。臺灣師範大學的同儕觀課與回饋機制已形成風潮,從 108-2 學期開放國立臺灣大學聯盟教師赴臺灣師範大學進行觀課。臺灣科技大學的特色課程,則由臺灣大學進行邀課,開放國立臺灣大學聯盟教師赴臺灣科技大學進行觀課。因應新型態的線上教學,多門課程已設計為「翻轉教室」或「同步或非同步線上課程」等線上課程,皆願意開放名額讓申請觀課服務教師線上觀摩。
臺灣師範大學教學發展中心:中心官網
同儕觀課與回饋─跨放觀課清單:課程表連結
112-1 學期跨校觀課申請:赴師大觀課

觀課流程

雖然高教領域的觀課服務仍與高中以下教育階段教師間的觀課及議課的動機不盡相同,但觀課模式仍相似,皆是指教師進入某課堂,針對學生學習的情形進行觀察與紀錄,並將觀課心得進行分享與討論。教師進而調整自己的教學模式,期許教學活動更能幫助學生自主學習。
一場好的教學觀察其實很需要課前課後的交流。本中心在邀課時與受邀教師分享完整觀課流程的重要性,主要的流程為課前交流、進入課堂進行觀察及課後交流。本中心建議觀課前以 Email 或提前 5 分鐘的對話,由開放課程教師簡單分享當週課程概要及教學方法;課後安排 10-15 分鐘的課後分享及提問。
本中心為申請觀課教師設計「教學觀察紀錄表」(PDF 下載連結),作為教師進入課堂進行觀察時紀錄之用,以利課後回顧及反思。(建議手寫紀錄,以免影響課程。如需可編輯檔案,可於申請時備註索取。)
由於本中心觀課服務精神是「分享」、「互助」及「學習」,所以依開放課程教師的意願,若有正向及具建議性的建議,也會分享給開放課程教師。

觀課服務申請及行政說明

申請及媒合時程
每學年上學期期初公告開放申請日程 (僅開放上學期),並由本中心業務同仁定期媒合。媒合成功後將發信通知申請教師及開放課程教師。若線上申請後五個工作日內未收到媒合信,將麻煩申請教師來信與同仁確認申請情況。由於媒合服務約需要三日工作時程,請提前五日提出申請,並不開放申請三日內的課程。
申請對象|以國立臺灣大學聯盟教師及臺大職員為主。部分課程可能有對象上限制。
回饋意見調查|
本中心希望藉由意見及心得回饋的收集,進而改進服務內容及品質。我們將於每次觀課後麻煩申請服務教師回覆簡單的問卷內容。申請觀課教師透過「教學觀察回饋意見表」(PDF 下載連結) 可提供整學期的觀課心得及回饋。

112-1 學期觀課課程申請
(本業務配合新進教師基石方案,推出 BOPPPS 示範課程觀摩)

111-1 學期觀課週課程表
(112-1 學期觀課週課程表籌備中)

觀課服務申請教師專訪

本中心專訪 108 年度申請教師觀課服務教師,請老師們聊聊觀課前的申請動機,觀課後的學習及感想。分享內容豐富且實用,讓大家感受到教師觀課服務能為教師帶來的無限收獲唷~
製作|國立臺灣大學教學發展中心
執行製作|臺大生傳系謝瑞彬同學
企劃|臺大教學發展中心張依帆小姐
感謝名單| 園藝系張伯茹老師 藥理所魏子堂老師
● 聯絡人 : 張依帆
● 電話 : 3366-3367#512
● 信箱 : ifan@ntu.edu.tw
參考資料及圖檔來源:

  • 部分圖片來自 ac-illust.com/tw, www.lanrentuku.com 網站
  • 業務說明參考:淺談教學觀察文章內容及全教會《觀議課實務手冊》
  • 表單設計參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學發展中心書面資料、教育部 《 教學輔導教師認證手冊 》 及 全教會《觀議課實務手冊》
  • 封面照協助拍攝同學:臺大陳怡蓉

教師回饋

現在教師授課的方式跟十年前我還在台大求學的那段期間相比,有很不一樣的風貌。不論是師生互動性、教材的視覺性、和上課的氣氛等,皆跟現在大學生吸收知識的方法和多媒體科技的發展與時俱進。藉由教發中心觀課的安排,不僅看到更多教學技巧的展現,也可以藉由觀課能「方便」與不同系所老師有更多的互動。– 109-1 學期申請教師回饋
感謝教發的安排,讓我在台大任教過程中,還可以不斷向資深教師們學習,每天都覺得比昨天的自己變成更好一點的老師,自己也蠻有成就感的。— 108-2 學期申請教師回饋
相關訊息連結…